最近,莫愁湖街道,文体西村小区的居民们发现小区里悄悄多了不少“黑科技”,智能充电柜、换电桩、会自己喷水的车棚。
前不久,莫愁湖街道举办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莫愁”主题志愿服务交流活动。通过“责任落实+队伍建设+技能培训+示范引领”的多维模式,凝聚出安全共建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街道率先提出老旧小区“八有一提升”的理念,并在文体西村小区开展试点。即通过实施8项安全措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充电不愁,安全又省心
以前,不少居民反映缺少充电桩,有些人会从楼上“飞线”下来,存在安全隐患。有时候急着出门,电池却没充满,真是急得团团转。

针对这一问题,街道可是下了大功夫!在小区外,街道联系南京照明集团增设智能充电桩30个,为60辆非机动车提供错峰充电服务,化解回家晚无处可充的困境;在小区内,新增户外智能充电桩4组,可供4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为了方便骑手换电,还有2组换电柜入驻,扫码就能换上满电电池。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电动车“能量补给”再也不是难题。
安全设施就在身边,踏实
谁家门口还没个“安全神器”?
以前,不少居民为了图方便,经常把电动车放在一楼楼道里,不仅挤占空间,还带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电动车棚里的车子密密麻麻停在一起,很容易“火烧连营”。

针对这些隐患,社区在楼道里装了阻停装置,通过物理手段,有效阻止电动车违规进入、乱停乱放,确保疏散通道通畅。
电动车棚也进行了升级,加装防火墙,分区停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把火势挡住;棚里还装了喷淋系统和消防钩,一旦有火情,喷淋能及时降温灭火。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新增微型消防站和消防物资储备点,灭火器、防护服样样齐全,让居民心里也更加踏实。
有人守护,有事速办,暖心
如今走在小区里,总能看到穿马甲的安全志愿巡逻队,他们由热心党员和居民组成。谁家门口堆了杂物、哪里有安全隐患,总能第一时间提醒。

如遇突发情况,消防快速处置队分分钟赶到,专业又迅速。小区里还安装全方位监控,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很安全。
这些举措,让安全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人管、有人护”的踏实。
此外,为了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街道社区也联合消防部门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培训、组织青少年参与消防器材安全巡查活动等,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倡导,实现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安全,是社区最美的风景,文体西村小区的这些改变,不只是多了几个消防栓、几处充电桩,更是让“安全感”真正住进了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