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金宝博

188金宝博-188金宝博官网 188金宝博要闻 “双高”协同,Buff叠满!

188金宝博

188金宝博 > 188金宝博要闻

“双高”协同,Buff叠满!

发布日期:2025-07-22 17:40

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新研”新质转型

走进位于建邺高新区的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诚研究院”),IPSE多元高温降碳阻垢除垢合金材料陈列其间。这一创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填补国内领域空白,也让研究院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一匹科创“黑马”,公诚研究院聚焦低碳节能、环境保护、智能制造,围绕IPSE阻垢除垢新材料研发了全屋中央柔水器、全屋中央活水器、垢干净等系列产品,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五大电力公司的供应商,申请发明专利195项,其中包含7PCT国际专利。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紧密嵌合,是公诚研究院快速成长的“动力引擎”。在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董事长孙俊杰看来,科技向善的价值体现在实际应用中,以市场要求为标尺开展技术创新,才算是拿到了从基础研发走向科研成果转化的“金钥匙”。

如今,研究院不仅孵化引进了60多家科创企业,还迈出了“技术出海”第一步,产品将陆续出口至中东、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踏入南京派光高速载运智慧感知研究院展厅,犹如闯入一条“光的隧道”:光纤探测的精密仪器泛着幽蓝的光晕,智慧交通的动态模型流转着数据的光流,专利墙上的证书如星辰缀满墙面……这一落户建邺高新区的研究院,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平教授人才团队牵头组建,正以“智慧感知”为笔,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的版图上书写着“中国智造”的注脚。

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实现产业化,为建邺高新区打造创新矩阵引力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探索“双高协同”,打破“实验室”与“生产线”壁垒

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探索不止于此。

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和高校两大创新主体协同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5月,江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双高协同”试点申报的公告。建邺高新区携手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锚定数字经济产业,聚焦智慧交通物流和数字能源赛道,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并成功入选省级试点。

我们急需为锂电池储能系统做更精准的安全预测和预警,让大型储能场站配上更聪明的‘大脑’!”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主任陈钊在建邺高新区“双高协同”校企对接中收获惊喜:南京工程学院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国家第二批储能类专业招生,学院彭纪昌老师在这方面有着大量的实验数据积累。

一次对接调研,联合组建了新型储能系统创新联合体并已就合作具体事宜着手洽谈,让我们看到了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合作路径,这真是‘对症下药’!”陈钊的感慨也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

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主营业务包含网络空间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我们6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对企业来说,创新是最主要的市场竞争力。但往往存在创新研发的思路和视野相对局限的问题。”在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王栋平看来,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躺在论文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流水线上的生产力,企业需求也能形成反哺,为前沿研究注入活力。 

通过联手高校,让不少产品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云原生大数据容器云平台,完成了对国产主流服务器以及芯片的适配;淘沙可视化跨域建模平台,具备跨网域任务调度能力,打造多点互联的可信数据空间……截至目前,企业累计申请专利205件,获得授权83件,软件著作权548项,2024年营收超过10亿元。

双向赋能发展,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

双高协同”甜在两头。不仅让学校和企业“接上了头”,企业还可以常态化去高校“淘宝”,乃至“定制”科研成果。

前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工程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建邺分中心成立,开展主导产业科创项目路演活动、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等,对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和产学研服务,推动高校优质创新资源导入。

在技术转移中心,我们构建了从成果筛选、成果对接、成果落地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培养了技术经理人60余人,开展成果对接活动20余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80余次,申请专利200余项。”谈及“双高协同”带来的产学研合作新变化,南京工程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童莹感受颇深。短短2个月时间,促成了11项科技成果转化意向,合同额预计超1000万元。

东南大学-188金宝博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单个项目最高给予资金支持300万元;优化《建邺高新区创新券工作方案》,投入400万元服务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目前惠企超200家……

相互赋能、精准滴灌的科创生态吸引了众多高校科研人员把新技术、新研究优先转化落地建邺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数841件,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企业21家,江苏省高新区瞪羚企业8家,一个产业体系完整、积聚效应凸显的科技创新矩阵逐步形成。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新园区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我们正积极探索构建‘政策牵引+项目遴选+校企共育+资本赋能+成果转化’的产教融合新机制,用好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优势,畅通成果发现机制,打造集‘展示+研发+办公+孵化’功能于一体的楼上研发、楼下转化的特色楼宇,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建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188金宝博 人民政府

188金宝博